2013年6月25日,来自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的专家齐聚温州,为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内外活动有效衔接的模式研究》及温州市少年宫《新形势下城乡少年宫创新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进行论证。这次课题结题论证会的专家有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原办公室主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少先队社区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启民,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总编柯英,中国少先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少先队活动》杂志总监、编审张培俊,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理事傅忠道,浙江省团校副校长、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主任陈敬,中国少先队社区专业委员会专家吴建明等。温州市少年宫原主任胡海英、现任主任吴彰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出席了会议。
结题论证会上,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以PPT形式介绍了《校内外活动有效衔接的模式研究》课题。课题组副组长蒋达豹代表课题组组长吴彰就本次结题报告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原则等作了详细阐述。并着重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成效。一是三种功能发挥,推动校内外活动的有效实施:坚持实践育人功能,体现青少年宫的主体作用;挖掘阵地育人功能,发挥青少年宫的主阵地作用;深化服务功能,实现校外教育的相互补充。二是四种模式构建,推动校内外活动的有效衔接:示范型。发挥青少年宫育人功能,体现青少年宫示范作用;把握社会热点,提升美誉度;注重品牌打造,扩大知名度。辐射型。发挥青少年宫服务功能,体现青少年宫辐射作用;阵地型。发挥青少年宫实践功能,体现青少年宫阵地作用;联办型。发挥青少年宫整合功能,体现青少年宫正能量。三是四种机制保障,推动校内外活动的有效拓展:统一领导、齐抓共管,是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政策保障;健全机构、各司其职,是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组织保障;建章立制、规范工作,是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制度保障;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是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实质保障。与会专家在听取了课题研究情况的汇报后,分别对结题报告进行了论证,认为该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独具特色,视角新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成果丰厚,具有实效性、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专家组一致同意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内外活动有效衔接的模式研究”的成果鉴定。

